
配资专业股票理财
5月22日,中国海油(600938)发布消息,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-1平台投用,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封存利用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。
二氧化碳捕集、利用、封存是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的新兴技术手段,已成为全球能源行业布局的重要领域。
“海弘”完井系统持续丰富绿色应用场景,自主研发了CCUS全井筒二氧化碳气密完井工具,突破了高压气密、环空控制、智能调节、智能监测等关键技术,在海底为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构建起二氧化碳回注的“绿色通道”。
智能工艺
为在7英寸的井筒内实现分层注气,“海弘”完井系统团队提出“液控智能精细分注+分布式光纤监测”方案。技术人员在油管外壁敷设数千米光纤,这些光纤就像井筒的“神经末梢”,能够将井下每米的温度变化、流量波动等信息实时传送至平台中控室。同时配资专业股票理财,通过地面液压系统远程控制井下注气阀的开度,精确调控每层注气量,实现了注气过程的智能化和精准化。
技术破壁
“海弘”完井系统团队在高温气密、环空控制、智能调节等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,形成了包含生产封隔器、井下安全阀、智能滑套、防砂封隔器等20余件核心装备组成的完井工具。
封隔器胶筒是井筒安全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“海弘”完井系统团队通过创新橡胶材料,封隔器胶筒能够在高含二氧化碳环境中可形成一层致密的“抗氧化膜”,有效避免环空窜气。同时,在胶筒与金属护肩之间增加护环设计,将CO 流体与胶筒的直接接触面积减少70%,密封寿命从3年提升至8年。
智能滑套作是注气系统的“神经中枢”。为了兼顾低摩阻滑动与零气泡泄漏,“海弘”完井系统团队尝试数百种方案,并在系统设计时增加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反馈系统,使得注气滑套井下动作可从地面的控制系统中判断,一改以往井下动作无法判断的盲区。
匠心制造
“海弘”完井系统团队以智慧工厂数字化产线为依托,深入分析核心零部件制造工艺,实现“核心工艺+核心工厂”高效联动,突破复杂曲面精密加工、高精度深孔成型及研磨、偏心螺纹加工及检测等多种高端成型技术,并定制开发30余道自动化运行程序,关键部件的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9.8%。
严苛测试
“海弘”完井系统团队对标恩平15-1油田的目标层位条件,设计了温度120℃,压力5000psi的高温高压恒温舱,为V0级穿线缆生产封隔器定制了“模拟考场”。
通过278小时的持续考验,“海弘”完井系统团队自主研发的V0级穿线缆生产封隔器的压力循环测试,防砂效率、调控精度等指标比肩国际一流。
海陆协同
4月28日,恩平15-1平台A1S1井分层注气驱油示范项目正式开展分层注汽管柱下入作业。
“海弘”完井系统团队分成三班,每6小时轮换一次,实时跟进作业进程。从开始下入到完井结束,72小时的连续作业中,团队写下237条操作记录,完成128次参数校验,攻克17个突发问题,高效完成我国海上首次实现三层智能分层注气管柱精准就位,在海底搭起了会“呼吸”的注气系统。
如今的恩平15-1油田,每天有数万方二氧化碳通过“海弘”完井系统注入不同油层,在驱油增效的同时实现永久封存。这场持续两年的技术突围,不仅让我国掌握了海上智能分层注气的全套技术配资专业股票理财,更锻造出从设计、制造到作业的全产业链能力。当“海弘”完井系统的红色标识在深海井筒中闪烁,那不仅是中国海油的技术印记,更是我国向“双碳”目标进军的蓝色誓言。
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